
轉貼
http://udn.com/NEWS/OPINION/OPI1/5186606.shtml
![]() |
||
|
||
中華民國今天生日,98年的歲月,曲折崎嶇,仍精神抖擻走出自己一條路來。對照於中共剛過完的昂揚勃發的十一國慶,台北的雙十國慶今年異常低調,形式上不若北京盛典那樣吸引全球目光。但探究內裡,台灣曖曖內含光,在民主進程上也確立了具有影響力的地位。 兩岸各自國慶,彼此都有自己要演繹的歷史意義。中共以盛大的閱兵儀式,證明一個東方大國的崛起,看起來亮眼,也予人耀武揚威的印象。北京高亢的十一國慶,展現了民族主義和大國威嚴。 而台北今年如此寂靜的國慶,絕少慶典活動,是因遭逢天災,人民受難,不宜以國家生日為名笙鼓歡慶,聚宴作樂。不過,雖少了慶典,台灣精神所彰顯的以人民為主體的意義卻並不稍減。所謂「台灣精神」,就像馬英九總統在國慶談話中所強調的,不是空泛口號,而是展現在曾為這塊土地打拚奮鬥人民身上的價值與風範。 中華民國肇建於武昌起義,六十年前國民政府渡海到台灣,一路走來,中原文化與台灣獨特的移民社會特色融合在一起,樹立了今天的政經和文化成績。台灣的民主成就在亞洲堪稱領先,流行音樂等大眾文化橫掃華人圈,熱情有禮的庶民生活特色令很多對岸的遊客羡慕。國民政府當初標舉反共大旗,但中國大陸如今是以具市場經濟特色的實力成為國際新霸主之一;反而此間海角一隅,實踐了民權和民生主義。去年馬英九當選總統時,美國布希總統的賀電盛讚台灣是亞洲的民主燈塔,斯言不虛! 今年的國慶雖然有點冷清,但首都台北的街頭,仍處處可見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飄揚;各地方縣市,藍綠相爭的縣市長選舉活動已悄悄開跑,喧囂可期。沒有閱兵儀式的今天,台灣的自主性力量不容置疑,多元化的特色也很絢爛耀眼。剛剛經過風雨的試煉,執政黨被民意痛罵,不敢懈怠,立刻奮起改正;民間社會受災慘重,互相扶持,迅速積極重建。今天我們沒有大肆慶祝,但對國家前途的信心不減,大家相互祝賀,中華民國生日快樂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