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導師會議,老師提到學生都不來上課的問題,我忍不住又發言了。
我說:「現在大學生的素質跟國中生、高中生是一樣的,所以也別當自己是大學教授,該通知家長就通知家長,希望大學生有獨立思考跟自主的能力,是不可能的,因為現在大學都在搶學生,只要願意交學費都能進大學,寒暑假轉學考,只要去報名,統統轉得成。所以我們那些不來上課的學生,願意轉學的話,都一定有學校會收。」
師長們左看右看,大家無言以對。
學校暑假轉學考試,學生缺額1000人,報考人數大約100人,所以只要有到場參加轉學考,分數不是0分,就全錄取了。只要不是0分的都收,我們能期待學生有什麼基本素質?這不是單一大學的現象,而是許多大學的普遍現狀。
我在網路上看到了這一段話:普設大學政策是十多年前「410教改大遊行」的訴求之一。當年學子要進大學可非易事,名之為「大學窄門」,410街頭遊行正是打開大學窄門的關鍵一走。之後行政院責由當時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領軍「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」完成「諮議報告書」。教改報告再交由行政部門即教育部執行,當年執行普設大學政策的部長正是吳京。(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lindz/18403431)
在教改大旗下,學生成了白老鼠,擔任教職也一同成為被實驗白老鼠,人本希望快樂學習,學生快樂了,卻還是不學習。中華民國有將近180所大專校院,國家花費了許多資源在補助大學學店,如果把那些錢用在別的福利政策上,該可以發揮更大效益。
常自嘲這輩子當教官一定是上輩子做太多壞事,所以這輩子到了19層。那麼,那些做出錯誤政策來禍害國家的大人物,下輩子該住到第幾層?聽說李遠哲退休後還可以月領五十萬,我又笑了。